图书介绍

知识产权法基本理论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知识产权法基本理论研究
  • 周作斌,刘凡,周子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ISBN:750374300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国民经济计算体系-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知识产权法基本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入世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第一节 重大事件的历史回顾1

一、《中美高能物理协议》引起中国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重视1

二、《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加速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的进程1

三、中美第一次贸易大战,促进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进一步完善2

四、中美第二次贸易大战,促使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的进一步加大4

五、中美第三次贸易大战,加速中国政府知识产权保护全面执法的步伐5

六、中美两国达成中国加入WTO的协议,标志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走向成熟7

七、TRIPs协议的签订,将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8

八、新一轮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将推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空间不断拓展9

第二节 重大事件的理性审视11

一、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巨大变革11

二、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制度选择13

三、知识产权制度为技术创新之火添加了利益之油15

四、知识产权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7

第三节 重大事件的现实启迪18

一、观念层面:树立知识产权新理念,增强知识产权法律意识19

二、制度层面: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19

三、管理层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培植自主知识产权21

第二章 知识产权基本范畴的诠释第一节 与时俱进的知识产权概念22

一、采用列举方式定义22

二、采用概括方式定义23

三、采用划分方式定义23

第二节 受到挑战的知识产权特征26

一、知识产权的无形性26

二、知识产权的专有性26

三、知识产权的地域性27

四、知识产权的时间性27

五、知识产权的可复制性28

第三节 不可忽视的知识产权性质29

一、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29

二、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29

三、知识产权是一种具有双重性的民事权利30

第三章 知识产权制度的嬗变第一节 特权到专利的历史演变32

一、萌芽阶段32

二、发展阶段32

三、国际化阶段33

第二节 标记到商标的历史更替33

一、产生阶段34

二、发展阶段34

第三节 出版权到版权的历史沿革34

一、版权制度的起源34

二、版权制度的发展35

三、版权的国际化36

第四节 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思考37

一、知识产权发展进程中的三次飞跃37

二、知识产权发展进程中的平衡理念37

三、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新特点38

四、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新趋势39

第四章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解读第一节 TRIPs协议的产生背景41

第二节 TRIPs协议的主要内容42

一、TRIPs协议的基本原则42

二、TRIPs协议的实体规则44

三、TRIPs协议的程序规则56

第三节 TRIPs协议的评析63

第五章 中国知识产权的立法走向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的意义66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的民法属性67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的历史进程68

一、解放前的知识产权保护68

二、建国后的知识产权立法68

三、新时期的知识产权法制建设68

第六章 著作权立法理念的历史考察第一节 著作权概念的诠释72

第二节 著作权立法思想溯源72

第三节 著作权立法进程透视74

一、八年实施的考量76

二、修改的基本原则77

三、十项重要修改78

第七章 著作权制度法理研究第一节 著作权制度的历史沿革82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价值理念85

第三节 著作权制度的立法构建86

一、著作权主体制度86

二、著作权客体制度87

三、著作权本体制度88

四、著作邻接权制度90

五、著作权限制制度90

六、著作权利用制度92

七、著作权救济制度93

第四节 著作权制度的发展趋向95

一、新技术革命与著作权95

二、新国际经济秩序与著作权95

三、TRIPs协议与著作权96

第八章 著作权制度的实证分析第一节 作者问题研究97

一、作者的认定97

二、作者的推定99

三、作者认定实证分析100

第二节 作品问题研究101

一、作品的一般界定101

二、作品的法律要素103

三、作品的保护条件104

四、作品认定的实证分析106

第九章 专利权立法理念的历史考察第一节 专利法基本概念诠释108

一、专利108

二、专利权108

三、专利法109

四、专利制度109

第二节 专利法立法思想评价110

一、财产权说110

二、受益权说111

三、发明鼓励说111

四、发明公开说112

第三节 专利权立法进程透视113

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利法的问世113

二、新中国第一部专利法的诞生113

三、专利法的第一次修改114

四、专利法的第二次修改115

第四节 世界四大专利法体系的比较119

一、英国专利体系119

二、美国专利体系119

三、法国专利体系120

四、德国专利体系120

第十章 专利制度法理研究第一节 专利制度的历史沿革122

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价值理念124

一、维护发明创造者的个人利益,激励创新124

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增进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125

第三节 专利制度的立法构建125

一、专利权主体制度125

二、专利权客体制度128

三、专利权取得制度132

四、专利权本体制度136

五、专利权限制制度138

六、专利权利用制度141

七、专利权救济制度142

第四节 专利制度的发展趋势143

第十一章 专利制度的实证分析第一节 专利权保护范围研究145

一、专利权保护范围确定的基础145

二、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146

三、权利要求书对于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作用148

四、权利要求书的撰写150

五、权利要求书的解释151

六、专利权保护范围实证分析154

第二节 等同原则研究156

一、等同原则的产生基础156

二、等同原则的确立157

三、适用等同原则的主体标准158

四、适用等同原则的主观心态159

五、确定等同的时间160

六、等同原则与逐一技术要素原则160

七、等同原则与禁止反悔原则161

八、等同原则与专利的创造性162

九、等同原则实证分析162

第十二章 商标权立法理念的历史考察第一节 商标法基本概念诠释167

一、商标167

二、商标权169

三、商标法170

第二节 不同商标制度的比较170

一、使用获得商标专用权制度171

二、使用与注册均可获得专用权制度172

三、先注册后使用专用权制度172

四、使用与注册并行仅注册获得专用权制度172

第三节 商标权立法进程的透视173

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商标法的问世173

二、新中国第一部商标法的诞生174

三、商标法的第一次修改175

四、商标法的第二次修改177

第四节 区域性国际商标制度187

一、非洲区域商标制度187

二、《比荷卢统一商标法》188

三、欧盟统一商标法191

四、北美自由贸易区商标制度193

第十三章 商标制度法理研究第一节 商标制度的历史沿革195

一、商标制度的产生195

二、商标制度的发展196

三、中国商标制度的变迁196

第二节 商标制度的价值理念197

一、合理使用抗辩199

二、商标权无效抗辩199

三、滥用商标权抗辩200

四、言论自由抗辩200

五、比较广告抗辩200

第三节 商标制度的立法构建202

一、商标权主体制度202

二、商标权客体制度204

三、商标权取得制度208

四、商标权本体制度213

五、商标权限制制度216

六、商标权利用制度221

七、商标权救济制度226

第四节 商标制度的发展趋势240

一、商标权客体逐步多样化240

二、商标的使用与注册立法更为务实化241

三、商标的注册程序更加简便化243

四、商标权人的权利范围逐渐扩大化244

五、商标权人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协调力求规范化246

六、对侵犯商标权行为的制裁措施趋于完善化246

第十四章 商标制度的实证分析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商标反淡化保护问题研究249

一、商标淡化的认定249

二、网络环境下商标淡化的表现形式251

三、商标反淡化保护实证分析253

第二节 商标平行进口问题研究254

一、商标平行进口的认定254

二、商标平行进口的规制257

三、商标平行进口实证分析258

第十五章 商业秘密立法理念的历史考察第一节 商业秘密基本概念诠释260

一、商业秘密的定义260

二、商业秘密的构成262

三、商业秘密的范围265

第二节 商业秘密立法思想评价265

一、合同法理论265

二、侵权行为法理论266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理论267

四、财产权理论268

第三节 商业秘密立法进程透视269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出台前的法律保护269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出台后的法律保护270

三、中国商业秘密保护立法模式的选择270

第十六章 商业秘密制度法理研究第一节 商业秘密制度的历史沿革274

第二节 商业秘密制度的价值理念278

一、鼓励发明创造278

二、保障竞争秩序279

三、维护商业道德279

第三节 商业秘密制度的立法构建280

一、商业秘密权主体制度280

二、商业秘密权客体制度281

三、商业秘密权本体制度283

四、商业秘密权限制制度287

五、商业秘密权救济制度289

第四节 商业秘密制度的发展趋向293

一、商业秘密保护的产权化293

二、商业秘密保护的专门化294

三、商业秘密保护的刑事化294

四、商业秘密保护的国际化295

第十七章 商业秘密制度实证分析第一节 客户名单的商业秘密保护研究297

一、对客户名单进行商业秘密保护的经济根源297

二、客户名单作为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298

三、世界各国及相关国际公约对客户名单的保护299

四、中国对于客户名单的保护299

五、客户名单保护实证分析300

第二节 竞业禁止与商业秘密的保护303

一、商业秘密的保护途径303

二、竞业禁止的内涵及其法律规定304

三、中国关于竞业禁止的法律规定305

四、竞业禁止对商业秘密保护的优势307

五、竞业禁止与劳动者相关权利的冲突307

六、竞业禁止的适用308

七、违反竞业禁止的民事责任309

八、竞业禁止实证分析309

第十八章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未来与展望第一节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312

一、入世前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健全和完善312

二、入世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成熟和发展314

第二节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19

一、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的新趋势319

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挑战325

第三节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334

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总体思路335

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335

三、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原则335

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336

五、国家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任务和措施336

六、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具体层面337

参考书目338

后记3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