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0~6岁儿童养育专家全知道:幼儿行为问题应对【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0~6岁儿童养育专家全知道:幼儿行为问题应对
  • 陈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21220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9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学前教育-教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0~6岁儿童养育专家全知道:幼儿行为问题应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幼儿的行为与心理1

一、行为与心理的关系2

(一)幼儿的心理支配着其行为3

(二)幼儿的行为是其心理的表现3

二、解释幼儿行为的心理学理论4

(一)早期游戏理论4

1.“剩余精力”说4

2.“前练习”说5

3.“复演”说5

(二)行为主义理论6

1.强化和强化物7

2.观察学习7

(三)精神分析理论8

(四)认知发展理论9

(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理论11

第二章 幼儿的行为与教育13

一、行为与教育的关系14

(一)行为是教育的基础14

(二)教育的意义在于理解幼儿的行为15

二、理解幼儿的行为17

(一)行为与生理发展17

(二)行为与语言发展18

(三)行为与情感发展19

1.阶段一: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0~1.5 岁)20

2.阶段二:自治心对羞愧感和疑惑感(1.5 ~3岁)20

3.阶段三:进取心对罪恶感(3~5岁)21

4.阶段四:成就感对自卑感(5~12岁)22

(四)行为与社会发展23

1.幼儿早期的社会发展(0~2岁)23

2.幼儿后期的社会发展(2~5岁)24

(五)行为与智力发展26

三、教育原则与策略29

(一)理解所有幼儿都可能会有不当和错误的行为29

(二)给幼儿积极的纪律约束30

第三章 幼儿的行为问题31

一、幼儿行为问题的界定32

二、幼儿行为问题的种类和表现33

(一)根据行为问题的影响来分33

1.内向型行为问题33

2.外向型行为问题33

(二)根据行为问题的表现来分33

1.行为不足34

2.行为过度34

3.行为不当34

(三)根据行为问题的内容来分34

1.神经性行为问题34

2.习惯性行为问题35

3.情绪情感等社会性行为问题35

4.认知行为问题35

三、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36

(一)幼儿因素36

1.生理发育状况36

2.气质特点37

(二)家庭因素37

1.父母的教养方式38

2.父母的教养态度39

3.父母的心理特征40

4.家庭气氛41

(三)社会因素41

1.师幼关系41

2.同伴关系42

3.家园关系43

四、幼儿行为问题的应对44

(一)应对原则44

1.正确认识幼儿的行为问题44

2.干预与预防并重46

3.发展性教育与补偿性教育并重46

(二)基本方法48

1.给幼儿提供相应的经验与训练48

2.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49

3.加强家庭与托幼机构、社区的交流与合作51

(三)矫治技术51

1.强化52

2.惩罚55

3.塑造57

4.代币制59

5.系统脱敏法61

6.示范模仿疗法66

7.游戏治疗法67

第四章 案例与分析73

一、恋物癖74

(一)案例75

(二)分析76

(三)应对76

1.巩固重要他人与幼儿之间的依恋,为幼儿营造充满爱与信任的生活环境77

2.从心理和行为上完全接受幼儿的恋物癖77

3.任何时候都不要简单、粗暴地强迫幼儿离开依恋物品77

4.抓住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事件、重要环境变化等契机,循序渐进地减弱幼儿对物品的依恋78

5.适当运用强化和代币制等方法78

二、吃手79

(一)案例79

(二)分析79

1.幼儿吃手是生长发展的需要80

2.幼儿吃手是习惯性行为80

3.手成为幼儿的依恋物80

(三)应对81

1.全面观察幼儿的吃手行为以及行为背景,弄清幼儿吃手的原因81

2.对幼儿的吃手行为保持理性83

3.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83

三、怕黑84

(一)案例84

(二)分析85

1.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幼儿怕黑是因为其经验增加了,是发展进步的表现85

2.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怕黑是因为泛灵心理的出现86

3.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看,幼儿怕黑和他周围的人与环境有关系86

(三)应对87

1.慎重选择幼儿读物和影视节目87

2.注重教育方式,正确引导幼儿88

3.根据幼儿的情况,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88

四、不断重复90

(一)案例90

(二)分析91

1.重复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91

2.重复是幼儿认知发展的必然过程93

3.重复是幼儿表达诉求的一种手段93

4.重复也可能是某些病症的体现94

(三)应对94

1.要有耐心94

2.通过转换和提升幼儿的需求来促进幼儿的发展96

五、打人97

(一)案例97

(二)分析98

1.生理因素98

2.家庭教育模式因素98

3.环境因素99

4.心理因素99

(三)应对99

1.对幼儿进行认知训练,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100

2.加强对幼儿交往技能的指导101

3.保持公平与冷静,区别对待幼儿不同动机的攻击性行为101

4.留出时间和空间,为幼儿提供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102

5.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给幼儿正确的引导102

6.控制大众传媒对幼儿的影响103

7.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104

六、说脏话105

(一)案例105

(二)分析106

1.幼儿讲脏话主要是出于好奇和模仿106

2.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使幼儿更易于模仿脏话107

3.成人的不当强化刺激了幼儿说脏话的行为107

4.说脏话只是幼儿情绪的发泄108

(三)应对108

1.净化幼儿周围的语言环境108

2.不做强化幼儿说脏话的事情109

3.让幼儿学会适当的表达方式110

4.对幼儿明知故犯的行为要及时惩戒111

七、不爱分享112

(一)案例112

(二)分析113

1.受到成人不恰当的引导113

2.受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114

(三)应对116

1.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116

2.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117

3.创设分享的情境和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加强体验118

4.以正面强化为主,避免过度强化119

5.进行分享教育应该把握尺度120

6.掌握一些适当引导的方法121

八、搞破坏123

(一)案例123

(二)分析124

1.出于好奇心124

2.吸引他人注意124

3.宣泄不良情绪125

4.受能力的限制125

(三)应对126

1.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性126

2.关注幼儿需求,引导幼儿合理表达128

3.对屡教不改的恶意破坏行为要给予适当的惩戒129

九、不容改变130

(一)案例130

(二)分析131

1.幼儿的两种秩序感132

2.幼儿秩序感的发展133

(三)应对134

1.端正对幼儿秩序敏感期的认识134

2.为幼儿创设有秩序的环境135

3.利用关键期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137

十、撒谎138

(一)案例138

(二)分析139

1.幼儿撒谎是认知发展的结果140

2.幼儿的想象易与现实混淆141

3.幼儿的记忆还不够准确141

4.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142

5.为逃避指责、惩罚,从谎言中获利142

6.成人的不良影响143

(三)应对144

1.尊重理解幼儿144

2.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优秀的榜样145

3.理智对待说谎的儿童146

十一、什么都要自己做147

(一)案例147

(二)分析148

1.人际氛围对幼儿自主性的发展至关重要149

2.权威程度适当的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展150

(三)应对151

1.尊重幼儿151

2.合理要求幼儿,不过分干涉152

3.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152

4.避免走向放任自流的极端153

十二、左撇子154

(一)案例154

(二)分析154

1.遗传影响155

2.病理影响155

3.心理、社会影响155

(三)应对156

1.正确认识左利手的特点156

2.顺其自然,不要强行纠正157

3.要多关注左利手幼儿158

十三、爱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159

(一)案例159

(二)分析160

1.“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161

2.自控能力比较差161

3.受周围人行为的影响162

4.希望吸引别人注意162

(三)应对163

1.冷静观察,多方沟通,确定幼儿出现这种行为的主要原因163

2.针对幼儿行为的原因,分类型进行应对164

3.成人应为幼儿树立正面榜样,创设积极的社会环境165

4.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165

十四、不合群167

(一)案例167

(二)分析168

1.幼儿自身的遗传、个性和能力等内部因素169

2.亲子依恋169

3.教养因素170

4.同伴因素171

(三)应对172

1.要正确判断幼儿是否存在社会退缩172

2.教给幼儿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提高幼儿的自我效能感173

3.创设环境,鼓励幼儿参与社会交往,让幼儿积累积极的交往经验173

4.家长改变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帮助幼儿克服畏惧和焦虑情绪174

十五、爱告状175

(一)案例175

(二)分析176

1.人际关系的变化引起幼儿的告状行为176

2.道德感的发展激发了幼儿的告状行为176

3.幼儿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以及缺乏独立的道德评价能力177

4.寻求成人帮助或关注177

(三)应对177

1.要重视幼儿的告状,对幼儿的告状持积极的态度178

2.要认真倾听幼儿的告状,分析原因,区别对待178

3.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减少其告状行为179

4.反思与调整活动设计与组织,让幼儿减少告状行为180

十六、性探索行为181

(一)案例181

(二)分析182

1.口腔期182

2.肛门期183

3.性器期183

4.潜伏期183

(三)应对184

1.转变观念,掌握幼儿性教育的时机184

2.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185

3.采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适宜的方法185

4.不要为了好玩开幼儿的玩笑185

5.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186

参考文献187

“0~6岁儿童养育专家全知道”跋189

热门推荐